INTEL 520系列 120G SATA3 SSD固态硬盘
价 格:1350元
高级会员:1300元
INTEL 520系列 180G SATA3 SSD固态硬盘
价 格:1950
高级会员:1900
INTEL 520系列 240G SATA3 SSD固态硬盘
价 格:2450
高级会员:2400
INTEL 520系列 480G SATA3 SSD固态硬盘
价 格:5450
高级会员:5400
Intel 最新520系列 240G SATA3介面固態硬碟
採用 SandForce 晶片 ,更卓越的效能表現
Intel SSD 520系列固態硬碟內含英特爾運算質量25奈米(nm) NAND記憶體製程技術的 SATA3 介面 SSD,每秒傳輸速度達6 gigabit (gbps) ,並具有高速讀、寫,新的安全防護功能以及無可比擬的可靠性。Intel SSD 520系列固態硬碟再次提升業界對於固態硬碟效能、品質、以及可靠度的標準,並大幅改善使用者經驗。
Intel SSD 520系列固態硬碟包含以下新功能特色:進階加密標準(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AES)的256位元加密功能,以及防禦力更強的密碼保護機制,在失竊或斷電時能提供更多的保護,將成為高階用戶端固態硬碟方案。Intel SSD 520系列固態硬碟使用LSI SandForce快閃儲存處理器,搭配英特爾共同定義與驗證的韌體版本,打造出樹立業界新效能標準的固態硬碟。
自最新的英特尔SSD 520系列固态硬盘发布一来,国内各大论坛和DIY发烧友都在不约而同的参与讨论着关于产品升级的同时究竟在哪个方面优化程度最大。今天笔者将针对英特尔集团旗下的三大知名固态硬盘产盘320(G3)系列510系列和今天的520系列做一次横向对比,从真实数据中让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技术的进步。
性能翻倍英特尔520系列SSD对比测试
英特尔®固态硬盘520系列将成为英特尔客户端固态硬盘中的高端产品,其还包括如下新特性:丰富的容量选择(从60GB到480GB),高级加密标准(AES)256位加密功能和更强的密码保护,可在被盗或断电情况下实现更高的安全性。根据PCMark Vantage基准测试,英特尔®固态硬盘520系列的用户在电脑整体响应速度提高78%后会发现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而游戏玩家们将会发现性能提高88%所带来的更强游戏体验。
在进行正式评测对比之前,我们先仔细了解一下此次版本升级后英特尔520系列固态硬盘的具体规格属性以及在包括主控、Flash、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介绍。
英特尔520系列固态硬盘产品介绍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采用银色的金属外壳设计,正面外壳打磨抛光处理,背面外壳经过磨砂处理,不会留下手印等痕迹。在产品的四周是一圈黑色的ABS工程塑料围壳固定,避免A面外壳磕碰,同时更加突显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立体感。
与英特尔320系列固态硬盘在外观上没有太大的区别。轻薄的同时显露出霸气的本色。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正反两面
从标签上显示,该款固态硬盘属于Intel SSD 520系列,编号为SSDSC2CW240A3,产品容量为240GB,尺寸为2.5英寸,并且采用SATA 6Gbps接口技术,产地为中国。
前一代320系列产品依然采用还是老套的SATA2接口,无论在速率和传输稳定程度上都弱于新一代英特尔520系列固态硬盘。那面对同样采用SATA3.0的510系列又会有什么提升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接口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全家福
随产品还附赠了一个串口电源转接线、SATA3.0 6Gbps数据线、相关说明书、3.5英寸托架、驱动光盘、固定螺丝。下面一起去看看这款旗舰级产品的内部拆解,了解它的主控/闪存芯片,在主控方面是否有新的改变。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内部介绍
固态硬盘与传统的机械硬盘相比,除更高的整体系统响应能力外,固态硬盘因为不含机械部件,所以更为坚固、电能消耗更低、运行时更加安静,散热量也更少。下面就了解一下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内部环境。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正面特写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PCB板正反面搭载了16颗Flash芯片,总计容量为256GB,单颗Flash容量为16GB。但由于Sandforce2281主控芯片的特性,有拿出一颗16GB Flash的容量来做Over-Provisioning Cache,即256 -16=240GB。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背面特写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主控芯片
控制器方面,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采用目前主流的SF2281主控芯片,是目前最适合SATA 6Gbps接口平台的选择。另外,支持30和20纳米等级的NAND闪存,提供Asynch/ONFi1/ONFi2/Toggle等接口的支持,256位AES加密,55bits /512byte的ECC引擎,内置的"DuraClass"、RAISE技术可以显著优化性能和减小功耗。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闪存芯片
上一代Intel 510系250GB固态硬盘的闪存颗粒采用34nm制造工艺,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闪存颗粒则提高到25nm制造工艺,采用英特尔原厂编号为29F16B08CCME2 NAND Flash颗粒。
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方面还是产品的实际性能提升有多少,笔者接下来将通过多项测试将三款不同时代的英特尔固态硬盘产品做对比,寻找520系列的最强表现。
为了表现英特尔520系列更全面的信息,我们只将其的测试画面截图呈现给大家。在测试下方我们将通过图标的形式分析三代产品在数据性能上的差异。
●底层测试:HD Tune Pro v4.60
HD Tune是一款硬盘性能诊断测试工具。它能检测硬盘的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数据存取时间、CPU使用率、健康状态,温度及扫描磁盘表面等。另外,还可详细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传送模式等。
HD Tune读取性能测试
HD Tune写入性能测试
在HD Tune测试中,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平均读写速度分别为375.8.1MB/s和295.5MB/s,寻道时间仅为0.038-0.82毫秒之间。
HD Tune随机读取IOPS
HD Tune随机写入IOPS
在随机存取测试中,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在随机读取4KB文件时,IOPS值达到18369 IOPS值;写入4K文件时,IOPS值超过2万,达到22920 IOPS值。
英特尔三系列HD tune测试对比
英特尔三系列HD tune平均读取测试对比
英特尔三系列HD tune平均4K读写测试对比
小结:在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三代产品在数据上的差异。最新一代的英特尔520系列SSD在读写速度上都拥有着明显的提升,和同样采用SATA3.0接口的510系列对比,在读写两个方面上的改善也比较令人欣慰。
● 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涵盖连续读写、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以及队列深度(Queue Depth)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队列深度越大,实际性能也会越高。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CrystalDiskMark测试
从CrystalDiskMark测试看,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达到473.9MB/s,而写入速度也达到258.1MB/s。
● ATTO Disk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优秀且免费的磁盘基准测试软件,支持对稳定性/突发性传输速率进行读写测试,适用于常规硬盘、RAID、USB闪存盘、移动存储卡等产品的读写性能测试。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ATTO测试
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在ATTO DiskBench测试中,最大读取速度达到556.6MB/s,写入速度达到450.6MB/s。
英特尔三代产品ATTO最大读写速度测试
英特尔三代产品ATTO最大读写速度测试
小结:最大读写速度可以反映出产品的内在潜质,虽然数据上和实际操作有一点的差距,但也从最根本的方面将三款固态硬盘的体质表现了出来。英特尔520系列在读取方面和前一代510系列对比优势不大,但在写入速度上,超出120MB/s的速率非常惊人。
● AS SSD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是一个专门为SSD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可以测试出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包括4KB小文件的传输性能等等,成绩显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MB/S的形式,另一种是IOPS形式。
AS SSD Benchmark读写测试
在AS SSD测试中,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在连续读取和写入方面达到了502.3MB/s和257.71MB/s。
读写性能单位IOPS
在4KB文件存取方面,英特尔520系240GB固态硬盘的随机读取IOPS值为6187,而随机写入IOPS值为17740。其多线程读取/写入4KB文件的IOPS值为58963和56949,总分为774分。
英特尔三代产ASS SSd随机读取测试对比
英特尔三代产ASS SSd随机读取测试对比
小结:为了更加确切的表达出产品之间的差异,笔者通过详细的数据对比,在4k-64读写和4k读写两个重要的测试环节抽取数据,实际图像放映出来的成绩也比较直观。
520系列在4K-64写入和读取上优势很大,高于320系列几乎4倍的IOPS反映出了技术厂商越来越成熟的工艺技术。而4K读取上也可以看到较为明显的数据差,老将再一次跌入谷底。 |